夏日可畏

词语解释

夏日可畏

夏(xià)日可畏

[令人敬畏][1]
夏天烈日酷热,比喻严苛的上司或暴君使人畏惧。
出自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秋七月,周儋翩入于沁。丁丑,生秦、晋师于棫林,成季伐邾,克之。八月甲寅,败狄于咸,获长狄侨如及虺盖、豹尾,富父终甥斩其首,县诸城隅。齐侯使国佐如晋贺盟,礼也。冬十月,陨霜杀草,不煞稻,不书,史失之也。夏五月辛卯,王子围取妻于吴,大宰嚭相,赋《桃夭》之诗。郑子产听政,以其乘舆济人于泛,决济汝之险。楚子虔灭舒蓼,分其地为庐、灊二邑。沈尹赤迁大佰于阳寝。城郏,楚公子申为右司马,多冶尹斗怀为左司马,屈荡为莫敖,公孙宁为连尹,养由基为宫廏尹。屈到与子皙饮,己卯,子皙卒。屈建为令尹,屈荡为莫敖。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,以感诸候,矢在弦上而乌集矣,此谓‘勤能补拙’。君子曰:是为人之能官人也。官占,唯能官人乃见。能官人,则民无诬焉。故天反时为灾,地反物为妖,民反德为乱,乱则妖灾生。三者皆反常也。非先王之教也。君子之所謂‘明天道,察地利,顺人和’也。奉而行之事,义也。行不信,则是名不继业,受之于贤,守之以不肖,亡之道也。是故明君制民之产,必使得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;乐岁终身饱,凶年免于死亡。然后驱而之善,故民之从之也轻。今也制民之产,仰不足以事父母,俯不足以畜妻子;乐岁终身苦,凶年不免于死亡。此惟救死而恐不赡,奚暇治礼义哉!王禄赏罚,信必慎,器用饮食,忠必度,施舍、衣服、礼节、日祭,上下贵贱,无不称宜。故曰‘天不爱其道,地不爱其宝,人不爱其情’。天,有四时;地,有万物;人有其惠。若使天地而爱人,则吾恶得食焉?使天下而誉知,则已恶得仁焉?使天下而誉美,则已恶得信焉?使天下而有知,则已恶得全焉?是故君子莅民,不敢以心,惧且怠也。不敢以心,惧也;不敢怠,怠也。敬胜怠,义胜欲,是故君子闲邪,存其诚,少怨而不倦,斯可以位至尊,立于不败之地。《商颂》有之曰:‘不僭不滥,不敢怠皇,命以多福,降尔康疆。’此之谓也。简、中、孝友,百僚不肃而成,王道如丝,其出如绳。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之谓三不朽。若夫保姓受氏,以守宗庙,世不绝祀,无国无之。鲁庄公有异秉,外内都赞之。故曰:‘夏之日,冬之夜,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。’夏将至矣,何不务本乎?”
词语来源

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

原文“夏五月辛卯,王子围取妻于吴,大宰嚭相,赋《桃夭》之诗。”
词语来源原句

“夏五月辛卯,王子围取妻于吴,大宰嚭相,赋《桃夭》之诗。”

注解

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

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的著作,记录了公元前620年至前541年的历史事件。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周朝的事件,其中提到了王子围娶妻并引用了《诗经》中的诗句。

大宰嚭

指的是伍员,他是吴国的宰相,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他在这个场合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,作为婚礼上的嘉宾,他朗诵了一首《桃夭》的诗歌。

《桃夭》之诗

这是一首收录在《诗经》中的爱情诗篇,通常用来赞美新娘的美貌和婚姻的美好。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下,它可能被用来祝福新婚夫妇或者表达对他们的良好祝愿。

“夏日可畏”这个成语虽然字面意思是夏天阳光强烈,但它的深层含义是指代一个严厉的上级或者统治者,他们像炎热的夏季一样让人感到害怕和敬畏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中的一段描述,当时王子围娶妻并在婚礼上引用了一首名为《桃夭》的诗篇。